3月5日消息,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今日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中再度關注快遞業,要求“促進電商、快遞進社區進農村”。同時,包括全國政協委員、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內,諸多代表委員熱議建好快遞末端共享網絡。
馬軍勝說,快遞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末端配送。以北京為例,市內每天平均有500萬件快遞,相當于平均約4個人就有1件快遞。他表示,快遞服務有一定的公共性,老百姓都需要,地方政府對快遞設施的配套規劃應該有所考慮,比如在城市中心建立快遞公用平臺,方便快遞車輛進城,方便老百姓取件。
全國政協委員牛汝極認為,快遞業的發展推動了電商發展,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方便,但如何解決好快遞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問題要引起重視。
牛汝極委員建議,“要健全法律規劃體系,將發展快遞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,在城鄉規劃中合理安排快遞處理中心、便民服務網點等基礎設施的布局建設,將配套建設快遞物流共同配送站、智能快件(包裹)箱等納入城市社區發展規劃?!?同時,“交通管理部門應制定并實施城市快遞汽車、快遞電動三輪車等車輛管理辦法,盡快制定快遞車‘標準’,對快遞車生產、使用、管理等進行統一規范。只有實現快遞車合法、通暢、安全地運營,才能有效促進快遞業及電商經濟的健康發展,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?!?/span>
據統計,到2020年,預計國內整個網絡零售將會超過10萬億元,社會零售總額占比將超過20%,5到8年之后,全年包裹量將超過1000億件,按現在的模式,意味著電商物流從業人員需要超過500萬人,但一方面是人口紅利的消失,另一方面,價格戰、資源重復建設等也讓行業面臨成長壓力。
目前,各大公司紛紛在末端開始探索。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認為,只有攜手推進共享和智慧物流,優化末端派送模式,行業才能可持續健康發展。同時,需要給行業爭取更多人權、路權、財產權。快遞業要回歸人,回歸快遞價值。